第429章 父与子(2 / 5)

委员会成立后,立即组织了第一场会议。

陈光良很是高兴的说道:“各位,今天我们能齐聚一趟,充分说明香港迫切的需要一所理工类性质的高校。另外,港英政府毕竟是‘殖民政府’,他对本港的科技发展,不会那么上心,更重视香港大学这样的文科类大学;但我们作为华人,要长期考虑香港的经济发展需求.所以,香港的工业不能永远停留在轻工业和粗浅科技产业当中,要从现在起,开始积累科技型人才.”

“就拿我们生产收音机为例,我们只能从日本购买晶体管,但日本自己就在重点发展收音机,它迟早可能限制晶体管对香港的出口。届时,香港晶体管只能从英国进口了。”

“所以说,香港不能只有贸易、金融,一定要有强力的工业产业。而工业产业,又要向着科技含量更高发展。”

众人纷纷鼓掌,别人说这些话,大家会觉得是在‘异想天开’。

但作为‘香港工业之父’的陈光良来说这些话,大家认可度是非常的高。

更重要的是,长江工业集团自成立以来,屡屡获得产品专利,包括塑胶花、拉杆行李箱、方便面等一系列的世界知名度发明。

稍后,唐炳源说道:“目前港府已经划出红磡的地皮,供理工学院使用,但资金上的支持还是不足的。这个很重要,理工学院不是专门学院,他是一所大学性质的大专学院,需要各方面的指标符合,才能评得上。场地、建筑、师资都是非常重要的标准。”

陈光良当即说道:“资金方面,港府是让马会出资部分,另外香港厂商会也会出资部分;剩下的,将继续向各慈善机构和个人进行募捐。当然我个人也是愿意拿出200万美金,且愿意去欧美邀请名师来港教授。”

众人大吃一惊,200万美金可是一笔巨款,足足1100万港币。

这在香港,恐怕是没有任何一个富豪可以拿得出来的慈善资金。打个比方,在保良局和东华三院,每年捐赠100万港币,就可以获得‘总理’或者‘主席’的席位。

周锡年当场笑道:“有陈先生的鼎力支持,香港理工大学的筹建就顺利太多了。换做香港任何一个名人富豪,也没有陈先生的魄力及在这个领域的专业性。”

他此时尚且不是‘爵士’,不过明年也差不多了。

陈光良说道:“支持香港理工学院,就是在支持香港的发展,我作为一个香港人,自当全力支持。接下里,我们需要考虑开设那些专业.”

他最看重的,当然是开设电子类、化工类的专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