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父与子(1 / 5)
与此同时。
环球集团的二当家陈光聪,正在和埃索石油公司的船务经理牛登,讨论租船事宜。
“牛登先生,我们环球航运可将一艘5.6万吨、两艘2.8万吨的新油船,以三年合同的长期租赁方式,租赁给埃索石油公司。”
牛登笑了起来,说道:“陈先生,恐怕是你们担心现在航运不景气,而打算租赁三年吧!”
言下之意,以前行情好时,你们不提长期租赁;如今行情差,你们则想着长期租赁这种好事。
陈光聪坦然说道:“是有这种担心!不过牛登先生,三年租期的合同,能为埃索石油省下不少的运费开支。”
牛登心动了!
世界航运形势走低,这对埃索石油是好事;如果这个亚洲的航运企业,再低价租赁,这确实省却更多的成本。
而且合作多年,埃索石油公司对环球航运的各方面都非常满意,这些华人都是肯吃苦之辈,不像欧美船队的海员。
“我还没有看到很低的价格呢?”
陈光聪当即将报价拿出来,递给牛登。
这一次,大哥是希望将旗下的油船,纷纷签署三年期的长期合同。也不怕这些石油公司不签,因为确实价格优势摆在这里。
此时的世界航运,希腊和日本的人工开支已经非常大,是香港的2~3倍,香港航运是必然崛起的。
牛登看了一下报价,立即心动。
虽然考虑航运形势不行,但他认为可能仅需一年,最多两年,就会走出低迷;其次,这个长期合同的价格,算下来运费仅需欧美船队的7成。
“好,既然你们表现出诚意,那我们也就继续加深合作。这三艘船的长期合同可以签署,另外如果我们还需要船,也会优先考虑你们。”
“多谢”
陈光聪心中大喜,出师顺利。
目前环球航运拥有52万吨的油船,除4艘5.6万吨的以外,其余多为两三万吨的油船,其中仅有2艘是二手油船。
当然,大哥已经在日本开始造10万吨的油轮四艘,明年就能陆续下水。
所以这个时候将前面的油船签下长约,明年新船下水的业务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更何况,大哥说过,此轮航运低迷,很大的可能性要持续到1961年结束,正好三年时间左右。
4月,香港理工学院筹画委员会正式成立,陈光良爵士担任主席。
委员会成员中,还包括唐炳源(纺织业企业家)、简悦强(律师、市政议员)、周锡年(两局议员)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