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七章 其三(4 / 5)
自己有可能还要向辽西兵马作出许多让步或者利益交换。
如今由朝廷主动提出来,那麽这些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至少不用自己发愁解决它们了。
所以杨振表现上看起来很为难,但实际上还是很高兴的。
与此相应的是,除了杨振所提出的第三条建言,有点令沈迅为难之外,沈迅对杨振的整T观感还是很满意的。
尤其是在辽东决战发起之後,在金海镇这边的对虏作战方略、方向与时机把握上,沈迅十分难得地与杨振达成了高度一致。
b如和宁国汉yAn城附近的那些清虏驻军怎麽对付,熊岳城方向以及盖州城方向清虏兵马如何对付,还有九连城、凤凰城方向的清虏驻军如何对付等等。
杨振虽然没有完全定下决心,但是已经有了大T的思路,跟沈迅一经G0u通,立刻得到了赞成。
沈迅甚至直言建议杨振所部兵马要多多运用金海镇居於绝对优势的水师,转运兵力并发动奇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此,杨振当然欣然接受。
虽然最终的决战,肯定是要动用大批人力直入辽渖腹地的,但是在大战开启後的前期,甚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杨振主要利用的力量,都将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水师力量。
甚至包括熊岳城、盖州城这样的在陆地进军路线上绕不开的城池,杨振都准备运用水师走海路,Ga0一Ga0沿海的蛙跳战术,直接将它们抛在身後。
当然,也正因如此,在沈迅停留旅顺口期间,杨振与沈迅数次谈话,最後基本确定了崇祯十五年发起对虏决战的时间。
杨振以前期主要利用水师转运兵马和发动袭击为理由,成功地将战事开启的日期往後又拖延了四个月,即辽东湾包括辽河口冰层融化可以通航的时候。
而沈迅对此倒也并无异议。
毕竟,他这次前来是奉旨前来徵询杨振对於向清虏发起决战的意见的。
跟他几乎同时离京的,还有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麒,张若麒要说服的人物有洪承畴,还有祖大寿。
在沈迅看来,那可是两个更难缠的人物,想要说服他们可b杨振这边难度大多了。
虽然这一次前来旅顺口,沈迅觉得杨振并没有陈新甲、张若麒向他描绘的那样公忠T国,那样好摆布,但是最终他的使命完成得还不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在回京的路上,作为朝廷钦差的沈迅,对杨振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尤其是对於临别之际杨振赠与给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