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七章 其三(3 / 5)
名。
但是现在到了这种时刻,他的实力已经壮大到可以承受这样的骂名,而别人又奈何不了他的地步了。
所以,即使这麽做,对他也没有什麽实质影响了。
沈迅显然也想明白了这点,明知道杨振第三条要求有些越轨,但是想来想去,最後也没再多说什麽,只抱拳说道:
“好,有了都督这番话,朝廷平定东虏指日可待,届时,都督必有封侯之赏!”
十二月初四上午,朝廷传旨的钦差沈迅在旅顺南城停留三天之後,终於带着拖家带口收拾妥当的倭人後水尾天皇政仁一大家子以及几个年轻的侍从之臣,跟随送他们前来的袁进船队,往登州去了。
陪同朝廷钦差沈迅一起同船离开旅顺口的,还有杨振身边的总镇府谘议方光琛、营务处统计公所的头头李吉以及他们的一些从人。
他们名义上是陪同并护送沈迅返京,同时协助管束倭人後水尾天皇政仁一大家子。
但是实际上,他们是奉命前往京师公g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杨振看来,朝廷上的有些人在对待与清虏发起决战的问题之上,秉持有一石二鸟甚至是一石三鸟的考量,对他们来说,成与败,他们皆可以接受。
但是对杨振来说,决战一旦发起,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这是自己从意外来到这一世开始,就在全力准备的事情,决不允许出现其他不可控的因素。
所以,他对沈迅的各种承诺并不是很放心,他要派人跟着前往打点一下。
一来,年关将近,京师那些该打点的关系,他也需要派人打点到位,b如陈新甲了,b如王德化了,再b如回京的杨朝进以及褚宪章等人。
这次他从倭奴国那边又带回来了不少好东西,有一些正好派上用场。
二来,他也需要在京师安cHa一些眼线,方便自己能够及时了解京师朝廷或者京师地面上的一些消息。
毕竟崇祯十五年很快就要到了,往後两年,京师地面上风起云涌,变故不断,杨振也要提前派人做一些布置。
表面上看来,杨振对朝廷酝酿的对虏决战,是在不得已之下才答应的。
但实际上,他对朝廷这次派人前来徵询意见,心中还是很高兴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决战是迟早的事情,而且也应当由朝廷发起。
如果是他自己主动提出,那麽军械钱粮舟船车马的问题,就得由他自己解决了。
甚至为了拉上辽西兵马从西线牵制清虏兵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