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75亿的上市企业(5 / 5)
”
九龙仓的高层则说道:“九龙仓倒是有合适的地盘,那就是九龙仓的码头,可建一座大型购物中心。码头不仅是香港班轮的上下客码头,本身尖沙咀也是香港的游客旅游区,各方面都比较适合。只是,投资一个购物中心需要庞大的资金,我们无能为力!”
老约翰·凯瑟克皱眉起来,怡和自从五十年代,在内地损失不菲后,便元气大伤;另外一方面,怡和集团开始向海外发展,将在远东赚的钱,很多都投资在海外。
所以,修建一座购物中心,对九龙仓是一个巨大的负荷,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
他很快想到一个事情,说道:“九龙仓那里是香港地标,关系着海外游客来港后的印象。如果向港府求助,那么说不定可以获得港府的帮助.因此,我决定就选九龙仓来完成。”
好家伙,怡和集团的事情,居然会想到港府来资助。
这在华资看来,是多么匪夷所思的一件事。
但约翰·凯瑟克未必是异想天开,毕竟怡和集团的人,在港府很有势力。
铜锣湾一下子成为香饽饽,首先便是因为‘红磡海底隧道’的港岛出入口在铜锣湾,其次便是因为百德新街这个大型商业综合项目。
一下子让铜锣湾成为香港的投资胜地,土地价格也再一次的上涨起来。特别是铜锣湾的住宅单元,很多都已经需要5万一个单元。
当然在做这些投资之前,陈光良本人却是基于香港的经济,比前世至少提前发达3~5年的时间,能支撑长实集团的多个大型地产项目。
不然,仅铜锣湾的百德新街综合商业项目,怕是就很难成功。
特别是百德新街综合商业项目的‘富丽华酒店’及‘铜锣湾地带购物中心’,更是需要一定的商业繁华的基础,才能一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