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红磡隧道(1 / 5)

这一日,陈光良来到港府,和柏立基进行闭门长谈。

“陈爵士,关于最近香港出现四家‘总公会’,你作为香港工业的领袖,是如何看待的?”

很快,柏立基作为政z人物,你抛出一个‘敏感’的话题。

目前香港出现的四家‘总公会’,分别是:香港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工业总会。

其中,香港中华厂商会是支持内地,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则支持台岛,而香港总商会和香港工业总会则是支持香港政府。

另外,还有个九龙总商会,则是支持台岛的。

陈光良早已经不担任社会团体的公职,都是委任代表,在这些商会里。

当然这个问题,陈光良也无需回避,说道:“本质上讲,大家其实都是商会,主要是为香港的工商业服务。”

很明确的态度,他一向如此。

柏立基满意的说道:“确实,我们香港政府也支持这些商会,为香港的工商业好好服务。陈爵士是香港工业的领袖,为香港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信也是这样的想法。”

1958年1月,柏立基从星岛总督上任后,在香港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因为前任葛量洪是在香港具备很高影响力的港督。

不过柏立基随即发现,香港的经济从他一上任开始,便腾飞起来,而且发展得太快了,政府收入也增长很快。

这样一来,相当于他是躺赢,当然柏立基也做了不少事情。

陈光良说道:“多谢港督阁下的肯定。我此次来,还希望促进一件事,那就是由企业投资,在香港岛和九龙岛之间,修建一条海底隧道,让香港的两大主要经济区,更加紧密的联接在一起。若是完成这个工程,香港经济将更加的腾飞。”

柏立基一听,顿时认真起来,说道:“由企业投资,那就是陈爵士有意牵头。不过我们都知道,企业绝不会做亏本的生意,更不要说如此庞大的一个工程。”

陈光良点点头,大方的承认,并说道:“当然。我们可以通过‘收费’来让企业收回成本和获取利润,收费的年限及价格涨幅,可以由政府参与。最终,既可以让香港市民出行方便、经济腾飞,也可以让企业获取不低于年回报率10%的利润。我相信这是一个双赢的方案!”

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以目前香港政府的财政,是不可能支撑的。1959年,香港政府的财政收入,才5亿不到。

而投资这样一个工程,预计在2~2.5亿港币的预算。

香港政府的财政收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