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霸道(2 / 6)

能允许出售楼花;亦或者,这家公司的净资产达到一定的数额。

就算如此,市民也不会相信连楼都没有开始建的地盘,所以地产商都是先开工到一定程度,然后开售时强调进度和交付日期。

时间匆匆,转眼又是新的一年(1960)。

在1959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就突破75亿港币,人均2420元。(前世1964年人均才2538元,当时人口已经350万)

更重要的是,现在一年本地生产总值的增在超过8亿港币,增速在10%左右。

进入六十年代,香港的经济更加繁荣,预计gdp增长速度保持在10%。

元旦过后,陈光良自然优先巡视长江工业集团的各家公司,便能了解香港工业的情况,预估香港工业的发展趋势。

例如在1958年,美国和香港之间实行棉织品贸易限制,香港为了尽量利用配额和提高回报率,香港制衣产业提高生产技术和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香港输美的成衣增加迅速,制衣业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知名的成衣出口地之一。

在这种形势下,新丰纺织早就做了调整,成衣产业扩大比值,超过纺织业;整个香港也是如此,成衣业出口,已经超过纺织业。

这意味着,香港输出的产品,附加值更高,利润也更高。

“老板,目前我们建立的中高档成衣生产线,不仅仅为自家的鳄鱼恤品牌生产,包括美国、澳洲的品牌服装,都有委托我们代工.”新丰纺织的总经理林建云,很是自信的介绍起来。

新丰纺织的成衣产值,在五十年代后期,就已经超过纺织,是香港最早改变的纺织企业。

当然,成衣超过纺织业,不代表纺织业就没落了,毕竟纺织和成衣,雇佣着香港近四成的工人。

陈光良拿起一件代工的服装产品,仔细打量一番后,才说道:“嗯,产品不错!”

他话锋一转,说道:“配额的事情,你一定要多上心,最起码要港府做到公平。在这一点上,你的眼光不能局限在新丰纺织内部上,而是一个长远的眼光。”

从去年开始,港英政府在伦敦政府的压力下,也主动限制香港产品输出至共同市场。配额,是一个关键。

林建云点点头,说道:“我们初步的想法是,出口商和生产商各持有一半的配额,具体还需要和同行及港府进行交涉。”

“嗯,总之这个事很重要。”

“好的”

目前,童润夫仅担任新丰纺织集团的顾问,并在港府担任行政局的议员,以及担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