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乌篷行舟,初见江南。(2 / 3)
道,“江南富庶,这些人整日寻欢作乐,倒也自在。”
??画舫渐渐远了,乌篷船继续前行。
??两岸的柳树愈发浓密,枝条垂在水面上,被船桨搅起的涟漪荡得轻轻摇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无人应答,柳下青回眸看向蕴和,状似随意地问起,“司姑娘可曾去过江南?”
??蕴和摇了摇头,轻声叹道,“未曾。自幼困于闺阁,连远门都极少出。家父先前时常说江南风光旖旎,一直想去看看。”
??“哦?”柳下青挑眉,“令尊是……”
??“不过是个小官罢了。”蕴和深谙言多必失,出言打断他的话,“因得罪权贵,这才家道中落。”
??柳下青轻笑一声,目光在她素净的侧脸上流连,“司姑娘说话行事,倒是有几分官家小姐的气度。”
??蕴和心头一跳,面上却只显出几分赧然,“柳公子说笑了。不过是b寻常nV子多读过几本书,识得几个字罢了。只叹家道如此,前尘旧事,不提也罢。”
??“这么一来,司姑娘此番倒是得偿所愿了。”
??“算是吧。”蕴和浅浅一笑,“只是没想到江南的水这么多,走几步就能看见河,连房子都像是泡在水里似的。”
??“这才是江南的妙处。”柳下青指着远处的石桥,“你看那桥,叫放生桥,据说每年三月三,当地人都会来这儿放鱼。还有那片芦苇荡,到了秋天,白花花的一片,能没过人的头顶。”
??他说得兴起,连折扇都忘了摇,“前头还有座月洞桥,晚上看最妙,月光从桥洞里漏下来,洒在水面上,活像天上掉下来的银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司姑娘可知,这月洞桥可有个人尽皆知的故事?”
??蕴和摇头,“愿闻其详。”
??“相传早年有个落魄书生,科举失利后便寄居在桥边的破庙里。他x中纵有丘壑,却无处施展,唯有每晚三更,揣着那支祖传的竹笛去桥洞下吹奏。”
??“那笛声初时凄婉,如泣如诉,后来渐渐添了几分旷达。谁知吹了三日,竟引来了水中的鲛人。”
??蕴和微怔,她只在古籍中见过记载,鲛人是居于南海的异族,泣泪成珠。
??“那鲛人听了书生的笛音,忽从水中浮起,夜夜以笛音相和了整整三个月。直到春闱将近,书生要上京赶考,鲛人取出一颗夜明珠相赠,说‘若念桥下水,归来仍少年’。”
??“后来有人说他中了状元,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