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109这无比强烈的既视感(3 / 4)
景环境下,一个不慎,逼反两个武圣,他们就算拉不出队伍来,只凭自己兴风作浪,都够大乾官方头疼。
江湖草莽上南北二圣成名那么多年,至今也只被剿了一位南圣。
北圣秦武在河洛东都搞出大新闻,虽然被不停围剿追杀,可直到现如今仍没有落网消息。
徐永生微微摇头,收回望向东方的视线,继续在灵州城外信步而行。
如今已是九月深秋,田间地头秋收完毕,整军备战也不耽误收成,年轻力壮者接下来大多要充当民夫,保证大军后勤。
乡野间剩下的大多是老幼。
徐永生行走在其中,没有多问,只是静静旁听人们说话,虽然方言听来有些吃力,但连蒙带猜也能听个大概。
整体而言,对于灵州郡王谢峦,大都是夸赞,称赞其军纪严明,体恤百姓,赏罚公正。
对谢家大郎谢华年同样赞誉有加。
有人明确提出,如今灵州内外,治军不提,治政的功劳到该有一大半是记在谢华年身上而非其父谢峦身上。
就连谢三娘子谢初然,在民间都有不错名声,常听人提及她乐善好施,巾帼不让须眉,大气飒爽,时不时在民间为百姓分忧解难,只是近两年听说去东都上学,故而大家才见得少了。
很快又有人说听闻谢三娘子最近又重回灵州,引得不少人为之振奋。
大家皆说谢王爷虎父无犬子,膝下子女都是好样的。
不过很快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同谢家大郎、三娘比起来,谢二郎就有些比上不足比下也不足。
谢今朝在家乡的名声倒也不能说很差,总体而言也能听到不少他为人打抱不平的例子,但还是争议颇多。
很多人对他的评价,乃是……
浪荡子。
成天游手好闲。
徐永生听到如此评价,便不禁想起当初在东都时,谢二郎谢今朝,便是如此评价黄家幼子黄斌的,如今谢今朝也算是吃回旋镖了。
那么,灵州这里就是完全的政通人和,富足美好了么?
当然没有。
反派依然存在。
不论灵州城内百姓还是城外乡野间的村民、牧民,众人口中恶评,大都给了同一个群体。
宦官。
在河洛东都反而存在感不强的宦官,在朔方这里则臭名昭著。
传闻中这还是灵州郡王多方规整后的结果。
但即便谢峦也无法杜绝他们侵蚀民间。
因为这些人的头领,或者说最初存在的意义,便是监军。
昨晚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