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你知道这五年我是怎么过的吗?(求(1 / 7)

众所周知,文化与影视作品抄袭案的判定是非常复杂的。

因为影视中包含剧本、台词、画面、镜头语言等多种元素,需要全面比对,才能确定是否抄袭。

可部分作品又存在边拍边改的情况,难以提供完整剧本,这就增加了比对难度。

一些抄袭者还会采用改人物、换场景等方式洗稿,表面不同但内核一致,单靠文字查重根本难以识别。

《可可西里》抄袭案自然也属于这类。

这就导致,自从去年10月份刘宇君正式起诉后,至今已经打了9个月官司,眼看快满一年了!

陆钏自知理亏,却又不愿意戴上“抄袭”这顶帽子,所以一直在拖延时间,各种不配合。

要知道,打官司本就很费时、费力、费钱。

不少普通人受了冤屈,往往都坚持不到开庭,就不得不选择庭外和解。

前世,刘宇君正是因为外部压力太大,加上自身财力不足,才被迫选择庭外和解、拿钱走人、忍气吞声。

但这一世,有吕睿在背后提供资金支持,还给他花高价请最好的律师,最大的困难顿时迎刃而解。

于是,他足足耗了大半年,什么工作都没去做,专找抄袭的关键证据。

到最后,还真就被他找到了大量素材!

陆钏这货太懒,抄都不愿意下功夫,完全是对照着纪录片在编剧本。

电影里弟弟的话、巡山老队员私生活、藏羚羊生活习性、追车途中陷车、流沙吞人……

这些本应该下功夫去亲自展开深度调研的内容,他都没去收集,而是对照着纪录片在拍。

作为亲历者,再没人比刘宇君更懂这些素材的来源了。

于是,他将影片中这些镜头全部截取出来,与纪录片放在一起对比,作为呈堂证供。

其中还附上了索南达杰家属、巡山老队员的亲口论述录音。

他们都可以证明,陆钏根本没有上门调研,电影里的那些内容都是他自己“编凑”的。

那么好,这些内容不亲自去收集,难道只靠想象就能编出来吗?

开什么国际玩笑?

那么真相就只有一个:

是抄的!

当律师团将这些证据全部提交上去,并明确表明不接受庭外和解后,一审法院终于做出了判决。

“《可可西里》抄袭《我是藏羚羊》属实!依法判处导演陆钏后续不得利用作品盈利,公开道歉,赔偿损失20万……”

罚款是小事,20万甚至都不够这一年花销。

无论是原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