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杀皇 封王 从军(1 / 7)
高俅要建京营新军。
其实和陈绍在灵武大营,招募新兵,差不太多。
无论是用意,还是位置,都有相似之处。
一个是为了拱卫大宋的腹心汴京,一个是为了守卫定难军的腹心灵武诸州。
陈绍是用极短的时间,招募出足够的兵马,而且是优中择优,然后稍加训练就有了战斗力。
高俅则是步履维艰,愁的他夜不能寐。
此刻书房当中,烛盏之上满满都是蜡泪,也不知道在这一夜烧了多少蜡烛。
高俅和他的手下依然在谋划、计算。
因为牵涉到拱卫自己的力量,赵佶破天荒第一次,从自己的小金库拿出了不少钱财,来让高俅使用。
赵佶这些年,对自己的钱看的很重,他一般都是跟蔡京要钱来花,轻易不花自己的。
赵佶的个人小金库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宣和库。
因为这是他在宣和年间设立的内藏库(即皇家私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皇帝后期最主要的私人财富积累中心。
因为赵佶把钱看得很重,他这个小金库远远超出了传统内藏库的规模,实质上成为了一个独立于国家财政体系之外、由皇帝直接掌控的私人财库。
赵佶的父兄,其实也有这个习惯,不过他们攒钱是为了将来伐辽复燕,充当军费的。
赵佶嘛,纯属是攒钱玩乐的。和他父兄定下严苛的规矩不同,这笔钱他可以随意支取,基本上就是用来支付庞大的宫廷开支、修建皇家园林、收藏古玩字画、举办宫廷庆典和赏赐宠臣。
赵佶有个毛病,他时不时就要赏赐别人才行,就如同后世看直播,不打赏就会浑身难受的那些人一样。
大手大脚花钱的时候,他会有一种独特的满足感。
国家财计几乎破产,蔡京焦头烂额,童贯赎买燕京这些时候,赵佶都是一毛不拔,但是如今高俅要整训新军,赵佶马上就给钱了。
说到底,这人虽然坏,但是不傻
高俅为了报知遇之恩,也是拼了,完全不顾惜自己这把老骨头。
等到六月初。
新军开始招募,从京畿附近,召良家子入伍,得到两千人。
然后又以兵代赈,收纳燕地难民,共计五万人。这些人的素质,就稂莠不齐,远远不如那两千良家子。
但是高俅没有办法,大宋重文轻武这么多年,已经根深蒂固,好男儿不当兵几乎成了共识。
远没有汉唐那种人人争相投笔从戎的氛围。
禁军的兵营什么的,都是现成的,很快就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