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这荣光,我陈绍不会独享(1 / 12)

前线的一场大败,彻底破碎了大宋速胜的美梦。

童贯整个人都垮了。

大帐内,他神色枯槁,再不见往日里那种精气神。

赵良嗣忍不住劝道:“宣帅,胜败乃兵家常事,宣帅身系国家安危,千万不可消沉不振。”

童贯叹了口气,强行挺直了腰杆。这是他最喜欢的动作,曾经在端王府伺候人的时候,即使是面对妇人,他们都得弯着腰。

后来到了边关,无数的名将悍兵,世上最雄壮的人,在他面前也得弯腰。

童贯太喜欢那种感觉了,自己把腰杆挺的笔直,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累。

昔日龌龊不足夸,一朝成帅万人望!

谭稹悄然靠近,说道:“宣帅,杨可世轻敌,可上书说‘前锋小挫,辽军慑服乞降’,我等正准备接手城池.”

童贯点了点头,看着谭稹挥了挥手,示意他亲自去办。

赵良嗣目瞪口呆,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很多时候,童贯的意志,并非是他本人的想法,而是这群追随他二十年的幕僚们的想法。

童贯也形成了路径依赖,大部分时候,都是顺着他们来。

这件事,难的不是别的,而是要买通汴梁那些近臣。

让他们不要在官家面前胡说八道。

只要梁师成点头,蔡京也帮忙隐瞒,很容易就遮掩过去。

以前多少的大错,也是如此这般处理,即使是官家听到了什么风声,以他的聪明劲,猜到什么,也不会处理这些近臣。

他自己也需要这些近臣,来给他弄钱,来给他压制文官士大夫。

童贯急的是伐辽第一步,就把主力葬送了小一半,而且辽人也没有想象中弱。

今后如何是好?

这时候,他又想起前些日子来商量投降的常胜军郭药师。

童贯心中有些后悔,早知道许他高官,此时虽然在白沟河惨败一场,但至少可以说拿回了涿州,也算是功劳一件,或许可以遮掩一二。

对童贯来说,花些钱财,堵住汴梁那些人的嘴不算什么,但是他伐辽的功绩被蒙上了一层阴影,不知道还能否顺利完成。

此时外面有人进来,送上一封书信。

童贯拆开一看,又是陈绍劝他不要轻敌冒进的,看了一眼落款,是白沟河之战前五天写的。

五天!

五天的时间,有的人连州府都走不出来,而陈绍却能把一封书信,从定难军送到了河北前线。

童贯突然想到一件事,他微微侧头,道:“把陈绍的信全取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