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急公好义(2 / 3)

,在刘禅和诸葛亮接到了从永安处发来的魏延、费祎二人联署的公文,在判断吴国事态的确紧急之后,反应迅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应对方略。

那便是以丞相诸葛亮为主帅,从成都禁军中抽兵五千、从相府兵中抽调六千,再将涪县的五千兵尽数调来,且从白水大营再抽四千兵,凑到两万精锐之数,而后开往永安。

从成都抽兵倒也好说,涪县抽兵也不是大问题,但从白水这个对魏的大本营之地抽兵就是件很严肃的事情了。

为此,刘禅决定亲率剩余的两千禁军北上白水,协助征北将军吴懿统揽季汉北方军事。

并且刘禅还依照诸葛亮的建议,为了进一步安抚和示好于吴懿,将吴懿的征北将军晋升为卫将军,并携带了许多朝中和尚书台的官员一同前往白水,帮助刘禅掌握局势。

如此,一北、一东两侧可以两全。

对于只有八、九万兵的季汉小朝廷,这般兵力安排已经是尽了全力了。尚有大敌魏国在北,守卫关隘的军队数量若再进一步减少,那可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虽然卫臻并不会主动出击,但季汉朝廷内又有谁可以保证这一点呢?

就在同一日,魏延三万大军的先头部队也抵达了夷陵城北。

夷陵,吴国取了此城之后将其名改为西陵,以此地为最西之边境。

虽然吴国与蜀汉之间互为同盟多年,但吴国也好、蜀汉也罢,都没有完全在边境上放松警惕。

蜀汉倚仗地利,在白帝城内近陈兵三千,又在巴东郡其余城池部署了不少兵力,总兵力达万人。这是由于永安离蜀汉大军屯驻的益州北部地区实在太远,即使有地利天险可凭,依旧要重兵屯驻。

吴国由于不远处的江陵夙来兵力甚多,故而在此地驻军稍少一些,但也有八千之数,由骠骑将军步骘在此负责军事。

不可谓不重视了。

由于魏军长期以来的骑兵压制,以及魏军阻断了西陵与江陵之间陆路和水路交通的事实,步骘与左羽林将军文钦战了数场、损失了三千士卒左右的士卒之后,被迫选择了死守城池。

而城东早已成为了魏军纵横无忌的地方,偏将军夏侯和率领一千中军精骑和三千匈奴轻骑,以合计四千骑兵的数量,将西陵城东尽数封锁,使得无论江陵诸葛瑾处局势如何危殆,步骘始终都没有半点作为。

步骘在西陵城头望得上游船只沿江而下,而后又在城北码头处登岸,如何还能不知发生了何事?

定是蜀兵来了!

步骘且恼且怒,偏偏还有种无可奈何之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