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传令四方!(2 / 3)

街,笙歌彻夜,孤心恻然,念及囹圄之中,尚有囚徒未得亲睦之欢,特与道门杜光庭、徐想容合颁此诏,天官赐福,以布仁恩。

其一,凡诸州府县所系轻罪囚徒,若犯盗、杖、笞之属,罪无连坐,情非故犯者,自诏书到日,即刻释放。

令其归家团聚,复为编户,勉力农桑,勿再蹈刑网。

地方官吏须验明卷宗,不得稽留,亦不得私索财物,违者以枉法论。

其二,死罪囚徒,虽罪当诛,然上元之辰,天地以生为德,孤亦不忍尽戮。

其罪非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无累无辜者,皆改判牢狱,长系待察。

其十恶之徒,法不容赦,仍依律监候,以正国法。

夫刑罚所以止暴,仁政所以安民。

孤此举非废法,乃体天心、顺民意也。

望天下臣民知孤恤民之心,各守礼法,共臻太平。

大唐各藩属、各州刺史、县令宜躬亲其事,宣示诏书,使远近皆知王恩。

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钦此。”

此时,整个华夏都收到了李万年的王令,原本李万年是想在自己的控制辖区内施行的,但没想到扩散到了整个华夏。

这时候最头疼的是各地的节度使以及伪唐皇帝李存勖。

李茂贞在凤翔接到了两封信,一封是李万年寄给他的私人信件,一封是李万年的王令。

看到这两封信,他的心情十分复杂,可以说,大唐出现如今的局面他要承担至少一半的责任,但李万年来信并未对他进行苛责,但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

“岐王殿下,还需要回信吗?”

一旁说话的是孔笙,是孔谦的侄子,在凤翔节度使,也就是岐王李茂贞的麾下任职。

“回信吧,不过我还没想好怎么回,先执行夔王令吧!”

虽然他是岐王,也是一字王,但夔王是亲王,是李唐正统,这一点是他比不了的。

“遵令!”

随即,凤翔镇内执行了释放囚犯的命令。

包括现在伪唐控制的一些地方节度使也暗自释放囚犯,不过用的不是夔王的令,而是用自己的令,但不得不说,这些人都是受到了夔王李万年的影响。

命令一路西去,从河西走廊的诸多势力中到了西域。

大家或许不会执行李万年的命令,但知道了大唐还有一位亲王,控制了大量的地盘,大唐还没亡!

李万年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命令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