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渡河(2 / 3)
我们,过上有田种、有饭吃、不受欺压的日子。
只要民心在我,楚国纵有百万大军,亦不过土鸡瓦犬!沿途城池,传檄可定!郢都,指日可下!”
帐内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次不再是愕然,而是一种带着震撼的思索。
将领们虽然还是觉得这计划简陋得不像样子,但杨凡那番关于“民心”的话语,却如同重锤敲击在他们心上。
他们跟随杨凡,从兖州崛起,亲眼目睹了他是如何赢得兖州民心的。
若真能如殿下所说,让楚国民心归附……那似乎,计划简陋与否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那时决定胜负的,已经不是战事了!
“末将等……遵命!”
李坤第一个反应过来,收起小本子,抱拳沉声应道。
其他人也纷纷收起纸笔,齐声应诺,眼中燃起熊熊战意,同时也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们这一次不仅要攻城略地,更要为燕王殿下,去“收服人心”!
“好!各自回去,整军备战!三日后,渡楚河!”
杨凡大手一挥,下达了最终命令。
“是!”
……
两日后,风陵渡。
五万大军肃立,盔甲鲜明,旌旗猎猎。
陷阵军与黑骑的黑色重甲在初冬的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兖州精锐步卒如林的长矛直指苍穹。
巨大的渡船和临时征集的民船密密麻麻的排列在岸边。
杨凡一身玄甲,手持长锏,立于帅船船头,身旁是同样身着戎装的夏若琳。
杨凡看着眼前军容严整、士气高昂的大军,以及眼前的河道,沉声下令:
“渡河!”
“渡河——!”
号令声层层传递。
霎时间,千帆竞发,万桨齐动。
庞大的船队如同离弦之箭,劈开浑浊的河水,向着楚河汇入而去。
……
楚国北境,楚河防线。
曾经,这里是楚国防御大夏威胁的军事重地,堡垒林立,驻军精锐。
然而,随着楚王亲征大败、中箭身死的消息传回,边境百姓纷纷逃亡,甚至连驻军也跑了或者“调走”了不少。
最可怕的是,随着三位公子在朝堂之上争斗得越发火热,如今六部停转,政事停摆,竟是连驻军所需的粮草都不再调来。
这些士卒本就已经很久没有拿到军饷了,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了,一时间,人心更加浮动。
军官们眼看人心浮动,要么托关系调离,要么心灰意冷,要么就趁机搜刮,中饱私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