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家重生第767节(3 / 4)

俩代表他们的一座山头。

娱乐圈,真正掌舵的是他们。

康熙、雍正、乾隆三爷子孙,要大搞特搞,李世民、朱元璋这样的最好以配角,或者不是正派出现。

像李世民这样的人物,枯燥的历史正剧,可以,狗血爱情剧鼓励,奇侠瞎编的,随便来。

但是像《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汉武大帝》这样的半正剧半爽剧,肯定不能让这种类型的出来。

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还有汉武大帝,带着借古喻今意味,康熙结束分裂统一全国,雍正反腐,汉武加强集权,反击匈奴都是有现实意义的。

其中《汉武大帝》中影、央视主导,韩三平做总制片,能有这样的资源本身就少见。

央企出品,超大制作,国家队做主角,拍出宏图大业,拍出盛世气象的剧,最好在清朝。

其他朝代尽量不要出现。

出现了,没有保驾护航的,要给颜色看看,让人知难而退。

贞观之治,突厥改成草原十八部。

神断狄仁杰,播出前一天通知剧里不能出现突厥字样,不然不能上映,导演连夜改配音,突厥改成突勒。

贞观长歌这种比较好,爱情剧。

半正半爽剧,属于精品剧,可遇不可求,制作成本远超戏说剧,稍微使点手段,这个概率就等于零。

王中军比较清醒:“这个事,我们不要出头,暗中来。沈三通现在代表的不是自己,一定不能明着搞,那对我们不利。”

沈三通能走到今天确实出乎预料,王中军和朋友分析过,这种情况,一般只在少数企业里出现过。

事业和国家政策融为一体,在电影制作方面民企的生产力,超越了国企,引领了潮流。

这类企业,往往都是技工贸,一般他接触的圈子都是贸工技,明着来很难压,有真正科技在手。

现在的情况是,沈三通冒出来,让一些人看到了希望。

又依托产业,小手段不是不能用,但是不好用。

“那该怎么做?”王中磊问。

王中军说:“最好先压,然后再放。给出压力,让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后稍微放开,让他有一种有力没法试的感觉。这个需要很好的配合,我觉得难,不过敲敲边鼓很简单。”

两兄弟小声聊着,沈三通走了过来:“两位王总好。”

这一次的事,沈三通不好说这两位有没有出力,他觉得大概率有顺水推舟。

王中军笑道:“祝电影大卖。”

表面上大家都很客气。

首映礼嘉宾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