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节(3 / 6)

因为在园子里的尚书房读书,放学就去穿孝了。弘阳让人给两个小点的儿子换上素服,带着不情不愿的安康和两个小儿子就去园子里。

在门口他们碰到了年家人。

年贵妃的父亲年遐龄已经去世,她的两个兄长还在。因为年希尧夫妇没孩子,早年就过继年羹尧和其原配纳兰氏的儿子年熙在身边,希望年熙给他们夫妻养老,奈何年熙早早地去世,年希尧夫妻两个现在一把年纪仍然膝下无子。

提出“摊丁入亩”这项举措的是年遐龄,他在康熙年间就提了,然而没人响应,康熙也无视了年遐龄的提议。因为他提出“摊丁入亩”,雍正对年遐龄的印象很好,加上年遐龄很会做人,居然让挑剔的雍正都挑不出他的毛病,因此雍正在雍正三年以年贵妃生育有功等各项理由加在一起,晋封年遐龄为三等公。

年遐龄做了两三年的公爷后驾鹤西去,这爵位就落到了长子年希尧头上,按道理该降级继承,但是雍正特意下旨,年希尧不用降级,直接做了三等公。

可是年希尧夫妻照顾的年熙已经去世了,那么谁来过继给年希尧顺便继承爵位就是年家的大事。

按道理说年羹尧和他的第二任妻子觉罗氏养育了好几个儿子,随便挑个就行。但是年希尧和弟弟年羹尧的关系因为年熙有些裂痕,加上觉罗氏在家里耀武扬威,年希尧和弟弟年羹尧的关系就更不好了。

眼见年希尧日渐老迈,就是不提过继的事儿,年羹尧也着急。因为他们还有庶出却早早去世的弟弟年述尧,虽然他去世得早,也有儿子留下。年家是个大家族,年希尧的选择更多,这爵位以目前的状况看,十有八九要有波澜,年羹尧心里没底。

年羹尧夫妻两个这些年就对着爵位看得两眼通红,很想弄到手。

此时年家来哭孝,在门口等着放行。

打头的是年希尧、年羹尧,还有他们的堂兄弟年法尧、年则尧。身后是十几个后辈,再远处的十几辆车上是他们家的女眷。

安康趴在窗口往外看,忍不住说:“那个长得气宇轩昂的就是年羹尧?看着比年希尧要霸气一些。”

永璀和永璨立即凑上去。

“姐姐,让我们看看。”

“哪个?姐姐你说的是哪个?”

“就是中间那个,拄拐杖旁边的那个!拄拐杖的是年希尧,他来给祖母请过安,他还会弹琴,跟玛法一起讨论过指法。”

年希尧的艺术造诣很高,审美也很高级。自从他辞官后在京城和人交流的都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和扎拉丰阿在绘画方面的交流更多。他还给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