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钢铁壁垒,暗夜微光(2 / 3)
但他们无法彻底抹杀个体潜意识深处的情感和记忆!这些‘回响’,就是被压抑的个体意志的证明!”
他的推论令人振奋,但如何利用这“回响”却是一个难题。
直接放大或播放这些信号?
且不说技术上的困难,其内容充满了痛苦和混乱,贸然传播可能反而会对收听者的精神造成负面影响。
经过连日不休的讨论和模拟,一个大胆的构想被提了出来:
能否利用“秩序之歌”的理念,创造一种能够与这些“痛苦回响”产生正向共鸣的“引导信号”?
不是强行对抗“平滑化”场域,而是像一把温柔的钥匙,插入那心灵的裂缝,唤醒被压抑的个体意识,从内部瓦解“共生体”的控制?
这个构想得到了郑代表的全力支持,但也遭到了“基石派”的强烈质疑。
“用音乐去对付那些怪物?!”“屠夫”几乎是在咆哮,“你们是不是研究把脑子研究坏了?!等你们慢慢调试‘引导信号’的时候,‘黑船’早就开到我们家门口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导弹!是能量炮!是坚固的堡垒!”
就连一些“星火派”成员也感到担忧,认为这种做法风险太高,且效果未知,远水难救近火。
然而,外部形势的恶化没有给他们更多犹豫的时间。
“黑船”的先遣队已经出现在距离“摇篮”南部边境不足两百公里的区域,并且开始对几个小型游牧部落进行“融合”。
档案馆发来紧急通讯,确认“黑船”的最终目标似乎正是“摇篮”——它们对“秩序之歌”和“平衡之钥”所代表的、不同于“平滑化”的另一种秩序力量,表现出了明显的“兴趣”。
在巨大的压力下,郑代表做出了一个艰难而折中的决定:双线并行。
一方面,他批准小刘团队全力研发“引导信号”,并将其列为最高优先级的科研项目,调动一切可用资源予以支持。
另一方面,他也同意了“屠夫”的备战计划,加速南部防线的建设,扩大护卫军规模,并与“铁砧团”建立临时的军事信息互通渠道,共同应对迫近的威胁。
基地再次进入高速运转状态,但这一次,内部的气氛却有些微妙。
技术团队在地下实验室里争分夺秒,与复杂的数据和理论搏斗;
而军事人员则在边境线上挥汗如雨,构筑着钢铁与混凝土的壁垒。
两条路线,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在时间紧迫的阴影下,并行不悖,却又彼此隔阂。
小刘将自己关在实验室里,耳边回响着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