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226坏了,被他们包围了(三更万字到(5 / 6)
年更不顺,人也更倔。
哪怕明知道先仁后义,更有利于节约时间,他也我行我素,修炼起来始终是先义后仁。
明知道相关历练要守信一年,第一方“信”之印章放八品最后一阁才修炼,也是没谁了。
如此一来,自然延长了他停留在八品的时间。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有些混不吝的性格,他在其他时候才无所畏惧,能人所不能。
其人天资也确实不同凡响。
晋升七品,定下自身规划后,到如今,短短四五个月时间,他借助自己交易来的缩反金和学宫奖励的襄德玉,已经成功修成第三把“义”之古剑,并且马上修成第三枚“仁”之玉璧。
学宫方面已经开始通过官方渠道帮他联系准备为过百童生授课一年的历练。
与之相比,尹兰舟就非常理性了。
他不仅毫不犹豫选择先修持第一方“信”之印章,尽早展开守密一年的相关历练,并且还选择第一层“礼”作为自己在第一层“信”和第二层“仁”之后积累温养的儒家五相五常。
第一层五常修炼所需时间,明显短于第二层五常的修炼。
尹兰舟的选择,是尽快完成八品境界第二层三才阁的积累,争取早日通向七品境界。
徐永生对此不做优劣评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他作为老师,点拨之后认真授课便好。
同时,也不忘坚持自身修行。
眼看着冬去春来,江河破冰,凌汛到来。
这是符合林成煊那门四品升三品民间儒家典仪的天时。
但对徐永生来说自身积累尚未完成,因此心境不为所动,只是静静感悟天地自然四时交替的奥妙。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常杰忽然给他传讯。
而且传讯内容,还是求教徐永生五品升四品的民间儒家典仪。
乍看传信,徐永生还以为对方被劫持了,这是敌人使诈。
但他很快猜测,可能是常杰所在那个神秘组织中的某个成员,有此交易需求。
事后证明,果然如此。
常杰同样用心隐瞒典仪来源,以免旁人借此疑心徐永生的境界实力。
他亦知晓,徐永生当前在东都,仍然以五品境界示人。
徐永生并不过问对方给常杰开出什么价码,很干脆地将这门儒家典仪交给常杰。
他更多是好奇常杰那个神秘组织里其他人都身份,但当下自然也不多打听。
但身处东都学宫,一日早晨前去上课,忽然听到一个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