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零二一章 执念(4 / 5)

寿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极力抗拒的,他们坚称眼下实力不足以毕其功於一役,决不能轻举妄动,而是应当从长计议。

可是当张若麒传达崇祯皇帝口谕,要求洪承畴与祖大寿二人,必须在南下入关助剿流贼与北上平灭清虏二者之间,做出一个选择的时候,洪承畴与祖大寿二人又动摇了,直说此事重大,需要好好商议。

然後,张若麒就在宁远城坐等着洪承畴和祖大寿二人的答覆,一等就是一个月。

而且在这一个月里,兵部尚书陈新甲手书不断,其中夹杂着崇祯皇帝的各种口谕,一直在催促洪承畴早下决心。

终於,就在几天之前,洪承畴扛不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与祖大寿达成了一致意见之後,口头上同意了於崇祯十五年春夏之际北上攻虏、发起决战的要求。

然而,洪承畴与祖大寿虽说在口头上同意了朝廷的要求,但却提出了一大堆附加的条件。

其中就包括了对杨振及其麾下金海、登莱二镇兵马的一些想法。

自从杨振获封金海伯,移防金海镇以後,麾下兵马与实力迅速壮大,立功无数,令辽西诸将眼红不已。

过去,由於杨振及其麾下名义上已经转隶京营的缘故,不管是辽西的祖大帅还是蓟辽督师府,都已无权g涉或者指挥金海、登莱二镇的事务,他们眼红也没用。

但是现在,朝廷要在辽东兴兵,要与清虏决战,却给了他们一个重新将杨振麾下兵马纳入蓟辽督师府指挥之下的机会。

“我们从後方发起猛攻,你们在辽西相机行事?!祖泽——祖思先生,你所说的东西呼应,难道就是这麽一个东西呼应之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祖泽润的那些话说完了以後,杨振心中明镜一样,但却微笑不语。

不过,祖泽润话里话外所透露出来的辽西诸将的看法,显然已被在场的许多人看破了。

也因此,杨振虽然没有发话,但是张臣却忍不住出声反问了一句。

当然,张臣的年纪稍大,城府也相对较深,杨振不发话,他也不能表现太过分。

因此,他虽然心有不满,但是说的话还算客气,也b较含蓄一些。

但是,同样在场的李禄,可就没这麽含蓄了。

“怎麽着祖先生?依着你们的意思,就是将来北伐清虏的时候,y仗我们金海镇来打,桃子你们辽西兵马去摘,是这个意思吗?”

“这个,呵呵,话不能这麽说。”

面对张臣、李禄二人的突然出言质问,祖泽润的脸上多少流露出一点点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